1)第75章 既来之,则安之_复制诸天从天龙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名望这种东西,在古代还是很重要的。

  尤其是对上位者来说。

  有个好名声,做事都会顺遂许多。

  除了粮食,种痘,林耀东还传授了段誉一些现代知识。

  比如拼音、字典、阿拉伯数字,提炼精盐,钢铁,火药等学问。

  就在段誉刻苦钻研学习,段正淳的名望逐渐辐射周边国家之际。

  宋辽边境的战火已经点燃。

  这是慕容博,慕容复极为渴望看到的一幕,可惜他们早已作古,坟头草都有两米高了。

  1094年,四月,正是草长莺飞的时节。

  辽新帝耶律涅鲁古亲率八十万禁军南下。

  直冲雁门关而来。

  宋国大将章楶奉命镇守雁门关,集结了六十万宋军精锐,严阵以待。

  其中多数分散于山西前线的各个隘口。

  在兵力层面,大宋相比辽兵占绝对劣势。

  加上辽国骑兵远超大宋,若是在野外正面对战,胜算极低。

  好在雁门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辽军虽然人多势众,但面对浴血奋战的宋军,依然陷入苦战。

  几场试探性的进攻过后,耶律涅鲁古眼见雁门关久攻不下,派遣新任南府宰相耶律麻瓜等人,统领数万骑兵,绕道攻打河北。

  辽国骑兵快速机动,很快就深入河北腹地,渡过方顺河,攻打到望都。

  宋廷得知前线失利,急忙抽调援军北上,驰援望都。

  西夏与吐蕃等国则在观望,暗中整顿兵马。

  一旦大宋北边战线兵败,他们就会趁火打劫,挥兵攻宋,瓜分这块蛋糕。

  就在这万分紧张的时候,刚刚扫平大越等地的林耀东,留下一千人马管理,骑着飞翔的巨齿鲨,一路飞跃成都、京兆、大名、真定等城市,千里迢迢北上雁门关。

  林耀东没有前往战况激烈的望都,选择直奔雁门关。

  无他,只因这里的人最多。

  既然要寻求刺激,那就贯彻到底。

  望都虽然打得激烈,但其实只能算是开胃菜。

  宋辽的主力都在雁门关对峙。

  搞定这里,其他区域的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有道是兵到一万,无边无沿;兵到十万,扯地连天。

  几十万大军驻扎在雁门关外,营帐连绵十数里,每天人吃马嚼,消耗的粮食都是天文数字。

  面对坚壁清野的雁门关,耶律涅鲁古心中还是有些焦急的。

  作为新帝,他急需要功勋来证明自己。

  如果三个月之内拿不下雁门关,粮草短缺的情况下,就只能退兵。

  虽然期间确实可以名正言顺地铲除异己,但如果有可能,他还是想要在大宋身上撕下一块肥肉。

  好在手下还算给力,在河北地区打出了不错的战绩,只要继续深入,占据望城,就能在宋国扎下一根钉子。

  耶律涅鲁古也没闲着,命令手下打造攻城器械,准备强攻雁门关。

  今日攻城的云梯已经打造完成,大军集结,浩浩荡荡来到雁门关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