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七回 此情可待成追忆3_大盛女首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心陪伴,连平日里不大走动的朋友,像孝义、阿九等等,都不时地来探望我。

  尤其令我感动的是阿九,正好我的汤药是他负责的,他就每天仔细煎了汤药亲自送来,并且想着法儿的带一些佐药的小甜食来。他怕我闷,还时常跟我说一些尚药局的八卦事儿逗我开心。

  想起丢失的玉坠,我拜托了经常出入宫门的孝义去搜寻,可毕竟大海捞针,寻了几次仍是一无所获,我便不再记挂。

  伤筋动骨一百天,何况我伤到了脊柱,更何况我伤的不止是身体。我这样一躺就是半年。

  这半年里,帝后为周煦选定了太子妃——徐香凝。徐氏在当地倒是属于名门望族,但却已经没落了,徐香凝的父亲徐慈同只是一个八品小吏。

  这样的安排无疑对文后是最为有利的:论门第,无可挑剔;论实力,就非常抱歉。别人可能想不到,我却明白文后的深谋远虑,她已经在为将来的易主大业筹谋了。

  与此同时,帝后也为修道多年的常乐找好了夫婿——熠阳公主之子曹子烨,与常乐是表兄妹。

  这样的夫家显然比徐氏要高贵得多,而且在古代,这是亲上加亲的大喜事,曹子烨本人也是年轻英俊、文武双全。帝后还特地为常乐在曹府附近营造了美轮美奂的公主府,并举行了三天三夜的世纪豪华婚礼。

  但那又如何?自从梁辰出任义昌县令后,常乐就一直郁郁寡欢,尽管她知道自己和梁辰门第悬殊,结合的可能性甚小。但这个年纪的少女真的没有想那么远,只要能常常见到自己的心上人,能偶尔和他散步谈心,就足够美上好几天了。

  且据我对梁辰的观察,他对常乐也不是毫无感觉。虽然碍于宫廷礼仪和上下尊卑,他从未在言语和行动上流露出分毫对常乐的情意,但喜欢一个人的眼神是骗不了人的,尤其是临行前他跟常乐告别时那依依不舍的眼神,我能看出来他心里有常乐。

  但那又如何?梁辰如今只是个从七品的县令,他父亲也不过是个五品京官,梁家也并非世袭的贵族,这样的家世是不够格做皇帝女婿的。

  因此常乐出嫁的时候,怎么可能开心?这是封建社会包办婚姻的毒瘤,这是出生在帝王家的无可奈何!想到她在得知婚讯的那日,跑到启星殿抱着我哭成泪人的样子,我的心也揪了起来。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所幸我还需要卧床静养,不必去看那粉饰出来的欢乐美满。既然无法改变现实,就只能眼不见为净了。

  仪正四年九月十六,太子周煦大婚。

  是日,长宁宫举行了盛大而隆重的婚礼,宫中张灯结彩、鼓吹喧阗、高歌曼舞、盛况空前。

  我的伤已经好得差不多了,但我正好借着伤未痊愈的借口,不去参加婚礼。

  傍晚,盈盈陪着我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