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四十九 谋划_明末混球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从南阳到登莱,两千里不止,这样的千里远征,想想都让人头皮发麻。我从不怀疑我们能够以压倒性优势将那些该死的叛军撕成碎片,我最头疼的,还是如何在最短时间之内赶到登莱大家都帮忙出出主意,该怎么做才能在最短时间内赶到登莱?”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戚虎身上。这个老头沉吟半晌,用手指敲击着桌面,说:“确实令人头疼啊去年驰援辽西,朝廷严令沿途州府大力配合,我们得以日行百里,火速赶到了锦州,但是这次恐怕不会有这样的好运气了。如果光靠两只脚走路,按日行四十里算,我们是可以在两个月内赶到登莱的,只是那时已经人困马乏。再者,我们也不可能连续数十日,每天日行四十里,走得越远,粮食供应越困难,总不能让士兵们饿着肚子走路吧?”

  徐猛憨头憨脑的说:“沿途的地方官吏会给我们准备粮食的!”

  戚虎冷笑:“他们确实会给我们准备粮食,可惜,我们必须在他们境内停留两天,他们才会管一天的饭!”

  徐猛呃了一声,想到得饿上一整天才能吃到饭,他不由自主的哆嗦了一下。明朝文官从不轻易将粮食发放到武将手上,都掌握在自己手里,直接做成饭供应军队,说这样武将就没法贪污了————倒是他们贪污起来却更方便了。大军远征,沿途地方官吏自然要管饭,不过为了避免士兵们吃得太饱,撑着了,他们一天只管两顿饭,而且必须在一个县停留一天以上,当地官员才会为军队提供粮食,如果你是飞毛腿,一天之内穿过了两个县,对不起,饿着吧,谁也不会管你饭的。这套科学的c严密得让武将欲哭无泪的制度把武将起兵造反的可能性降到了最低,想想吧,必须自己花钱向兵部买装备武装自己的部队,必须死乞白赖的跟地方官吏扯皮才能让自己的士兵每隔一天吃上两顿饭,武器c粮食c军饷都不在自己手里,你还怎么造反?想死也选一种好看点的死法吧。杨梦龙对这种奇葩的制度的评价是:自废武功!它让明朝的将领丧失了千里远征的能力,更让明军士兵丧失了斗志,不到万不得已他们绝不愿意离开驻地,因为离开驻地就意味着他们要挨饿了————当然,就算呆在驻地也免不了要挨饿的,但至少不必每天赶路不是?指望这样的军队开疆辟土,还不如指望母猪上树来得现实些。

  必须指出的是,这是明朝中叶以后的事情。在明初,大明整体上保持着开拓进取的势头,一路打到贝加尔湖畔,覆灭了北元,而在海上,郑和七下西洋,让大明天威广布于大洋,赫赫大明,令人敬畏。但是打从这套奇葩的制度付诸实施之后,形势急转直下,明朝的边境防线一直朝着腹地退缩,北京昌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